食品饮料行业始终处于动态演变中,没有任何模式能长期固化。但当下三大核心趋势正展现出强劲的持久力:它们不仅改变着消费者的选择,更在从根本上重塑我们所熟知的食品饮料行业生态。
生活成本
持续的生活成本危机对消费者造成了沉重打击,导致其长期消费模式发生改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有所下降,越来越多地选择价格更实惠的自有品牌产品。
业内专家表示:“经济压力持续推动着‘消费降级’效应,促使消费者转向更经济实惠的替代品。”
零售商也注意到“消费降级” 现象日益增多,纷纷转向更经济的产品及替代品类。肉类领域的这一趋势尤为明显:鸡肉、冷冻猪肉等价格较低的蛋白质品类销量上升,而鱼类、牛肉等价格较高的蛋白质品类则因此受损。
零售商观察到的另一大转变是,消费者从价格较高的橄榄油转向葵花籽油等更便宜的替代品。
经济压力还导致消费者在“小额享受”上的支出增加,而在“大额投入”上的支出减少。他们或许无力购买新笔记本电脑,但在忙碌一天后,买一块蛋糕、一根巧克力的 “即时满足” 仍在消费能力范围内,这类小额高频消费正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
健康与养生
健康与养生趋势是另一大彻底重塑食品行业未来的关键因素。从肠道健康、“药食同源”,到清洁标签与GLP-1,围绕健康养生的饮食需求已发展成一门庞大的生意。
事实上,健康养生市场如今的规模已高达 6.3 万亿美元(数据来源:全球 wellness 研究院),而食品饮料板块在其中占据 8588 亿美元的份额(数据来源:Grand View Research)。
Grand View Research专家称:“消费者正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饮食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肥胖、糖尿病等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同样拉动了需求—— 老年人希望通过更优质的营养摄入来助力长寿。此外,新兴市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让更多消费者有能力购买高端健康导向型产品。
便捷性
便捷食品趋势已悄然发展多年,如今其影响力已毋庸置疑。
投资行业专家表示:“消费者的时间越来越紧张,他们愿意为即食、即热类食品买单,这推动了烘焙店、街头小吃摊、休闲快餐等餐饮服务渠道的增长。”
Innova Market Insights调研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五分之三的消费者每周至少食用1次便捷食品,更有五分之一的消费者每天食用便捷食品超1次,且这两个数字仍在持续攀升。
从区域来看,全球便捷食品使用率净增长3%,其中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印度、印度尼西亚)的增长势头最为强劲,成为拉动全球市场的核心动力。
便捷化趋势还与消费领域持续的数字化进程深度交织。这意味着,即便只是购买便捷食品这一行为,也正变得愈发高效。
品牌如何适应趋势?
食品饮料行业在适应这些大趋势的过程中面临着艰巨挑战。尽管前路不易,但发展方向已然清晰,而且相关行动早已启动。
上述行业专家表示:“行业正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趋势。为应对经济压力,食品杂货店和超市正加大对自有品牌产品的投入,在不同价格区间打造高品质的自有品牌。”
然而,独立品牌却难以跟上步伐,面临自有品牌的挤压,独立品牌需突破“价格战” 陷阱。通过原料创新、工艺升级等方式打造差异化优势,才能在市场中立足(毕竟自有品牌已通过多年升级,在品质上足以与独立品牌抗衡)。
在健康养生领域,生产商正大力投资各类相关产品,从功能性食品饮料到清洁标签产品不一而足。事实证明,这一转型能带来丰厚利润。
头部企业已成功通过‘品类扩张’挖掘新机会 —— 开发植物基肉类、无乳制品替代品(如燕麦奶)、低糖零食等产品,不仅覆盖了传统消费群体,还触达了‘健康敏感型’新客群(如素食者、控糖人群)。那些最快响应健康趋势的企业,正持续收割‘健康消费红利’,因为注重健康的消费者已占据市场相当大的份额。
最后来看便捷性趋势。生产商和零售商一方面不断丰富便捷食品的品类,另一方面加速数字化进程,以顺应日益增长的便捷性需求。从社交电商到AI驱动的效率提升,这场数字化转型让灵活的中型企业在创新和扩大规模方面占据了有利地位。
食品饮料行业的未来
食品饮料行业正处于关键转折点。在经济压力、健康意识提升以及对便捷性需求的推动下,消费者的优先需求持续转变,品牌若不主动变革,就可能面临落后的风险。
那些在创新、灵活性和相关性上投入的品牌,将最有能力在这一新格局中蓬勃发展。趋势已然明确,转型也早已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