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3D食品打印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2.6亿美元,2024年至2030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 34.2%。
在食品行业内,3D食品打印技术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减少浪费方面的潜力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该技术能够实现食材的精准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食材过量使用和浪费的情况。通过逐层打印食品的方式,生产商可以确保仅使用所需数量的原材料,有效减少剩余食材。
同时,该技术在食材创新应用上也具备显著优势,能够将替代性更强、可持续性更高的食材融入生产流程,如昆虫蛋白、藻类以及各类植物基材料。与传统肉类产品相比,这些食材的环境足迹更低。向可持续食材的转变,不仅能够解决生态方面的担忧,还能与消费者对环保型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相契合。
全球人口结构向老龄化方向转变,这为食品行业带来了独特的挑战与机遇,对3D食品打印领域而言尤其如此。老年人通常有特定的饮食需求,可能需要质地经过改良的食品,以便于食用。3D食品打印技术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其生产的食品可根据个人健康需求,定制营养成分和质地。这种个性化定制能力,对于保障老年人获得均衡营养、改善其饮食质量与生活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医疗成本持续上升,以及对预防保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产个性化、营养丰富食品的能力将变得愈发重要。投资3D食品打印技术的企业,能够进入这一不断扩大的细分市场,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以满足老年人的饮食偏好和健康需求。
此外,食品安全与卫生是食品行业关注的核心问题,而3D食品打印技术在这些领域具有显著优势。3D打印系统的可控环境能确保食材得到精准处理,降低污染和变质风险。该技术通过减少生产过程中人与食品的接触,有助于实现严格的卫生标准。此外,食品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与可监控性,提升了产品的可追溯性,也更易符合食品安全法规要求。企业采用 3D 食品打印技术,不仅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与品质,还能增强消费者信任,更高效地满足法规要求。
然而,高昂的初始成本与有限的食材兼容性,阻碍了全球3D食品打印市场的发展。购置和维护先进 3D打印机及专有材料所需的巨额费用,使得这项技术的应用主要局限于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进而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市场渗透。此外,该技术目前仅能有效加工少数种类的食材,这制约了可生产食品的多样性,降低了技术的通用性与吸引力。这些挑战共同阻碍了3D食品打印技术在主流食品行业的广泛商业化应用与普及。